2022年春播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04-22 来源:漯河市农科院 阅读次数: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4月至5月春花生播种期间,东北地区气温较同期偏高0.5-1.5℃,总体对春耕生产有利,但仍需预防“倒春寒”和阶段性干旱不利影响;黄淮海、长江流域产区预计降水偏多,需要预防连阴雨天气导致烂种。
预计今夏,东北、黄淮海、长江流域上游和下游降水较多,需加强抗涝排渍及预防高温高湿导致病虫害加重问题,长江中游、广西北部、新疆等地发生区域性干旱的可能性大,应提前做好抗旱准备。根据今年气候特点和各产区生产实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国家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花生专家指导组提出以“优化生产布局、优选适宜良种、提高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适期安全收获”为重点的2022年春播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优化生产布局
要创新种植制度,挖掘面积潜力,稳定花生种植。积极推进粮食作物、棉花、甘蔗、林果等间套种花生,在浅山丘陵、“三坡地”(山坡、塘坡、滩坡)等土壤较为贫瘠地区扩种花生。在积温较高、耕地质量较好的春花生产区,推动二年三熟制、一年一熟制春花生向一年两熟制夏直播花生发展。通过起垄覆膜、精选种子、全程机械化等措施,解决夏花生播种质量不高、苗弱和不宜机械作业等突出问题,提高单产和生产效率。
优选适宜品种
立足当地区位优势和规模种植,结合市场需求和生产实际,优化品种区域布局,科学选用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花生品种。扩大高油、高油酸花生种植。
东北产区宜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早熟、中小果型品种,高纬度、无霜期短、积温低的地区可选用生育期115天以内的早熟、小果型耐低温品种。
黄淮海产区宜选择生育期125天左右的花生品种,地力中等偏上地块宜种植中大果型品种,旱薄地宜种植中小果型品种。
长江流域产区宜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中小果型品种。新疆南疆地区宜选用生育期125天左右的中大果型品种,北疆地区宜选用生育期120天以内的中小果型品种。间作春花生可选用耐荫、高产、大果、适应性广的中早熟品种。二年三熟制春花生可选用结果集中、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适宜机收的中晚熟高产大果型品种。青枯病、烂果病易发区要选用高抗品种。
提高播种质量
种子处理。花生播种前10-15天剥壳,剥壳前带壳晒种2-3天,提高发芽率。采用人工或花生种子专用剥壳机剥壳,剥壳后剔除异形粒、破损粒、霉变粒,并按籽粒大小分级保存,播前进行药剂拌种或包衣,阴干备播。
保墒整地。播前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地平无坷垃,每2-3年可深耕1次,深度30 厘米左右,推荐起垄覆膜种植。播种期干旱时要浇足底墒水,无水浇条件时应做到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保证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5%-75%为宜,播种深度以墒好宜浅、墒差宜深为原则,一般播深3-5厘米。
适期播种。春播露地小粒型、大粒型和高油酸品种的适宜播种地温分别为5厘米平均地温稳定在15℃、17℃和19℃以上,覆膜花生播期可比露地提早7-10天。高油酸品种应适当晚播。一般长江流域在3月底至4月下旬于“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早播要注意避开倒春寒,黄淮海产区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东北产区在5月中下旬、西北产区在5月上中旬播种。
合理密植。通过机械起垄种植、单粒精播等措施,提高播种质量,提升壮苗率。一般春播大粒型品种一穴双粒亩播0.8万-1万穴,小粒型品种一穴双粒亩播0.9万-1.1万穴。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块宜稀,旱薄地块宜密。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种植单株生产力高的花生品种,提倡单粒精播,东北产区亩播种密度在16000-18000株,黄淮海产区亩播种密度在14000-16000株。
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施肥。因地制宜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化肥为主、有机肥为辅为原则,合理搭配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酸性土壤可增施钙镁磷肥等含钙高的偏碱性肥料,重茬地可增施石灰氮、生物菌肥,肥力较低的土壤和生茬地,可增施花生根瘤菌肥。覆膜花生不便追肥,应施足底肥,中后期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或过磷酸钙澄清液+尿素稀释液。如土壤养分不足,可叶面喷施硼、锌、钼等微量元素肥料。
放苗补苗。覆膜花生未采取自动引苗技术的,要及时抠膜放苗,释放第一对侧枝,防止膜下高温烫苗、烧苗;缺苗时及时补种,高油酸花生须补种同一品种,避免品种混杂。
水分管理。花生在足墒播种情况下,苗期一般不用浇水,但全田第一朵花开时须浇足初花水。饱果期遇旱及时小水轻浇润灌。浇水宜在早上或傍晚进行,提倡喷灌、滴灌,避免低温井水灌溉。生育后期若降雨过多,及时清理田间沟渠、排水降渍。
中耕除草。花生封垄前,露地花生在行间、地膜花生在垄间进行中耕培土,利于果针入土结实。露地花生播种后应及时封闭除草,人工播种铺膜可在播种后、覆膜前喷施除草剂,机械播种铺膜可与喷施除草剂一次性完成。苗后除草可喷施花生专用除草剂。开花下针期避免喷施除草剂,以免产生药害,导致果针入土困难。
合理控旺。中后期喷施杀菌剂、生长调节剂等用于防病控旺防倒伏,同时增施叶面肥提高防叶斑防早衰的效果。
病虫防控。提倡采用物理诱杀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治虫害、化学药剂防治病害。推广黑光灯、性诱剂和诱虫板等物理诱杀技术防治虫害。生长后期遇阴雨天气应注意排水防治果腐病,花针期喷施噻呋酰胺防治白绢病。
适期安全收获。应选在主茎中下部大部分叶片变黄脱落、大果型品种饱满荚果比率达到70%以上,小果型品种饱满荚果比率达到80%以上时进行收获。具体收获期还应根据天气和地块情况灵活掌握。后期光照足、气温适宜的地区可适当晚收,延长饱果充实时间,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收获时遇高温高湿天气,应及时摘果晾晒,不宜带果晾蔓、鲜果堆码存放,以防捂坏霉变。东北、新疆等高纬度地区收获时,应特别注意低温影响。高油酸花生对低温较敏感,收获后3天内最低温度不低于3℃。收获后,应尽快晾晒或用花生烘干机使荚果含水量降到10%以下,并及早精选入库,鲜食花生宜及时冷藏、冷链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