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还是寒冬对小麦有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24-11-11 来源:漯河市农科院 阅读次数:
中国气象局在10月29日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冬季(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季内气温冷暖起伏显著,发生过程性强降温的可能性大。
由此来看,虽然今年是个暖冬,但容易发生倒春寒,对小麦造成不利影响。
1、暖冬使小麦未经充分的抗寒锻炼,抗寒能力弱。一旦遭遇突然的寒潮降温,容易遭受冻害,影响麦苗生长和发育。
2、偏高的气温为病虫害提供了更有利的越冬条件,导致病虫害基数增大,来年春季病虫害发生早、危害重。
3、土壤墒情不佳:暖冬时土壤水分蒸发加快,降水又相对较少,可能导致土壤墒情不足,影响小麦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
4、 生长发育失调:小麦可能在暖冬中生长过快,提前进入拔节期等,导致后期遭遇倒春寒时易受冻害,影响产量和品质。
但暖冬后的小麦,基础群体有保障,实现高产的可能性较大,极端的高产,大概率会发生在暖冬后。
1、 促进生长:温暖的气候能够加快小麦的生长速度,使其在冬季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为春季的生长和发育储备能量。
2、增加分蘖: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小麦分蘖,增多有效分蘖数,有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穗数,增加产量潜力。
3、 节省养护成本:减少了冬季为小麦保暖防寒的人力、物力投入。
为保障小麦安全越冬,我们一定要做好镇压控旺和适时冬灌,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等工作,为来年的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镇压控旺。镇压时间在封冻前进行,晴天中午进行镇压,可以夯实土壤,保温保墒,特别是未浇冬水的麦田更要进行冬季镇压。
2、适时冬灌。冬灌可以采取微灌、喷灌等灌溉措施,避免大水漫灌,浇后及时划锄松土。对于土壤墒情较好的旺苗麦田,可适当推迟冬灌或不冬灌。
3、冬前应注意防除麦田杂草,对于气温较高地区,麦田杂草生长较快,应及时进行除草,以防杂草与麦苗争夺营养,并可消灭一些害虫的寄主,减少虫害发生。